喜讯!贵溪市非遗传承人黄俊军光荣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期,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全国共计942位传承人成功入选。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其中,我市的黄俊军成为了这份荣耀名单中的一员,标志着我市在民间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主体地位。在这场文化的盛宴中,黄俊军不仅是贵溪市的骄傲,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先锋之一。
黄俊军,男,1968年3月26日生于江西贵溪,现为大学学历的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和一级技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不仅是金属錾雕国家非遗项目“贵溪錾铜雕刻”的代表性传承人,同时也是“赣鄱英才”、“赣鄱工匠”等荣誉的获得者。近年来,黄俊军更是以推动工艺美术教育和行业发展而广受赞誉,任职于景德镇陶瓷大学等多家机构,是鹰潭工艺美术协会的会长及江西中鼎金属工艺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在2023年4月获得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随后在9月的全国技能大赛上被评为“最受喜爱的十大绝技”之一,最新入选的中国金匠榜,更是将他推向了新的巅峰。
三十多年的执着和追求,黄俊军精湛的金属錾雕技艺不仅体现了国家级的水平,更为这样的领域的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他向社会培养了超过100名的錾刻技师,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不单单是民俗与艺术的传承,更是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的重要部分。黄俊军的成功入选,说明了国家在重视和保护非遗方面所做的努力,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文化未来。
錾铜雕刻也称为铜雕或者铜錾刻,是一种使用錾刀在铜器物上进行刻画的传统手工技艺。作为中国悠久的民间传统文化之一,铜雕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这门技艺涉及到的工序繁多,利用铜材的柔软性与延展性,艺术家们通过平面雕刻、镌刻、镂刻等方式,依靠不同的錾刀和独特的技法,创造出形态各异、工艺精美的艺术品。
从夏商兴起,到盛行于大唐,铜雕技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不断融入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黄俊军以其深厚的技艺背景,成功将贵溪的铜雕技艺发扬光大。
贵溪的錾铜雕刻自古以来便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文化的底蕴而闻名,经过长期的润色与创新,逐渐形成独特的“錾雕”技法。在融会贯通传统与现代的过程中,贵溪錾铜雕刻不仅保持了古典金属装饰艺术的风格,还体现了当代社会对美的追求。它融合了“古法造型、精雕细刻、形神兼备”和“兼收并蓄”的工艺特色,以古朴的外观和灵动的纹饰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鹰潭贵溪这一地区,丰富的铜资源为錾铜雕刻技艺的传承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受道文化与象山书院文化的影响,贵溪的铜雕作品不仅反映出其制作流程与工艺独特的特征,作品的表现手法更贴近自然,展现出一种自然古朴的风格。
2021年5月24日,贵溪的錾刻铜雕被正式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标志着贵溪文化的再次飞跃和传承。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到贵溪的传统技艺,鹰潭市文化馆特别推出了“贵溪錾铜雕刻”的精品课程,邀请黄俊军老师带领学员们亲身体验这一优雅的民间传统文化之美。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更让传统技艺走入日常生活,真正的完成共享与共荣。
黄俊军的入选不仅是个人的光荣,更是贵溪文化的荣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更加多人共同参与、一起努力。让我们共同期待,在黄俊军这样的优秀代表的带领下,贵溪不仅能传承历史的厚重,更能与时俱进,创造美好的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